-
本分类暂无推荐文章!
![]() |
|
|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2025年7月11日 修改:2025年7月11日 所属分类:公开文件 访问统计:15
公司经研究决定,认证收费按以下标准实施:
一、基本收费
(一)体系认证基本收费标准
序号 |
收费项目 |
收费标准 |
备注 |
1 |
申请费 |
1000元(每个体系) |
每个申请组织的每个体系 |
2 |
初审审核费 |
3000元/人日×审核人日数 |
按“审核时间计算”确定的审核人日数收取初审审核费 |
3 |
审定与注册费(含证书费) |
2000元(每个体系) |
|
4 |
监督审核费 |
3000元/人日×审核人日数 |
在认证证书三年有限期内,每次按初审审核费收费标准的1/3收取 |
5 |
专项扩大审核费 |
3000元/人日×审核人日数 |
包括标准条款增加、场所扩大、产品(服务)范围扩大等情况的专项扩大审核,不少于1个人日数 |
6 |
年金(含标志/牌使用费) |
2000元(每个体系) |
认证注册每年交纳一次 |
7 |
再认证费 |
3000元/人日×审核人日数 |
按初审审核费标准的2/3收取 |
8 |
换证费/补证费 |
200元/体系 |
含中英文 |
9 |
副本费 |
200元/体系 |
含中英文 |
注:再认证不再收取申请费,可根据管理水平高低、是否曾经获得过认证证书、管理体系成熟程度,认证风险大小等因素,在本标准基础上适当增减认证费用。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间的确定
(一)审核时间计算
表 QMS——员工有效人数与审核时间的关系(仅适用于初次审核)
|
初审时间 |
|
初审时间 |
组织有效人数 |
第1阶段+第2阶段 |
组织有效人数 |
第1阶段+第2阶段 |
|
(天) |
|
(天) |
1-5 |
1.5 |
626-875 |
12 |
6-10 |
2 |
876-1175 |
13 |
11-15 |
2.5 |
1176-1550 |
14 |
16-25 |
3 |
1551-2025 |
15 |
26-45 |
4 |
2026-2675 |
16 |
46-65 |
5 |
2676-3450 |
17 |
66-85 |
6 |
3451-4350 |
18 |
86-125 |
7 |
4351-5450 |
19 |
126-175 |
8 |
5451-6800 |
20 |
176-275 |
9 |
6801-8500 |
21 |
276-425 |
10 |
8501-10700 |
22 |
426-625 |
11 |
>10700 |
遵循上述递进规律 |
1:表 QMS 中的人数宜视为连续变化的,而不是阶梯式变化的。
2:机构规定人数超过 10700 人时的审核时间。该审核时间遵循表 QMS 中的递进规律,与该表保持一致。
3:通常情况下,第一阶段现场审核所需的审核人日数不应少于 1 个人日。对于人数较少(如有效雇员的数量少于 10 人的组织)、风险较低的受审核组织可适当降低至 0.5 个人日。雇员人数超过 4000 人时,不应少于 2 个人日。
(二)说明
1、初次审核时间(第 1 阶段+第 2 阶段)
初次审核(第 1 阶段+第 2 阶段)时间的计算方法以表 QMS 为基础。表 QMS 完全基于组织的有效人数,但没有规定最低或最高人日数,本机构将根据申请组织复杂程度适当增减审核时间。
2、监督
在初始的三年认证周期中,对特定组织实施监督审核的时间,应与初次认证审核(第 1阶段+第 2 阶段)的时间成比例,即每年实施监督审核的总时间约为初次认证审核时间的 1/3。在策划每次监督审核时,应可获得获证组织与认证有关的更新信息。
3、再认证
再认证审核时间根据更新的获证组织信息计算,通常再认证审核时间约为该组织初次认证审核(第 1 阶段+第 2 阶段)所需时间的 2/3。如果再认证按照初次认证审核要求实施时,再认证审核时间不是简单按初次认证审核时间的 2/3 计算。审核时间应考虑管理体系绩效的评价结果。
4、多场所审核的时间
在确定多场所审核的时间时,应按照表 QMS 确定每个场所的基准审核时间。但是,当某些管理体系过程不适用于某个场所,而是属于对其进行控制的场所的主要职责时,可以考虑减少该场所的审核时间。多场所审核的要求详见机构《多场所认证实施规定》。
三、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间的确定
(一)审核时间计算
表 EMS 1——员工有效人数、复杂程度与审核时间的关系(仅适用于初次审核)
组织有效人数 |
审核时间 |
组织有效人数 |
审核时间 |
||||||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
(天) |
(天) |
||||||||
高 |
中 |
低 |
有限 |
高 |
中 |
低 |
有限 |
||
1-6 |
3 |
2.5 |
2.5 |
2.5 |
626-875 |
17 |
13 |
10 |
6.5 |
6-10 |
3.5 |
3 |
3 |
3 |
876-1175 |
19 |
15 |
11 |
7 |
11-15 |
4.5 |
3.5 |
3 |
3 |
1176-1550 |
20 |
16 |
12 |
7.5 |
16-25 |
5.5 |
4.5 |
3.5 |
3 |
1551-2025 |
21 |
17 |
12 |
8 |
26-45 |
7 |
5.5 |
4 |
3 |
2026-2675 |
23 |
18 |
13 |
8.5 |
46-65 |
8 |
6 |
4.5 |
3.5 |
2676-3450 |
25 |
19 |
14 |
9 |
66-85 |
9 |
7 |
5 |
3.5 |
3451-4350 |
27 |
20 |
15 |
10 |
86-125 |
11 |
8 |
5.5 |
4 |
4351-5450 |
28 |
21 |
16 |
11 |
126-175 |
12 |
9 |
6 |
4.5 |
5451-6800 |
30 |
23 |
17 |
12 |
176-275 |
13 |
10 |
7 |
5 |
6801-8500 |
32 |
25 |
19 |
13 |
276-425 |
15 |
11 |
8 |
5.5 |
8501-10700 |
34 |
27 |
20 |
14 |
426-625 |
16 |
12 |
9 |
6 |
>10700 |
遵循上述递进规律 |
注1:审核时间按高、中、低和有限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分别显示。
2:表 EMS 1 中的人数宜视为连续变化的,而不是阶梯式变化的。
3:机构规定人数超过 10700 人时的审核时间。该审核时间宜遵循表 EMS 1 中的递进规律,与该表保持一致。
(二)说明
1、初次审核时间(第 1 阶段+第 2 阶段)
初次审核(第 1 阶段+第 2 阶段)时间的计算方法以表 EMS 1 为基础。表 EMS 1 除了基于组织的有效人数,还基于组织的环境复杂程度,并且没有规定最低或最高人日数,本机构将根据申请组织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适当增减审核时间。用于策划与准备以及编写报告的审核时间不宜使总的现场审核时间少于所确定审核时间的 80%。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策划和(或)编写报告不是减少现场审核时间的理由。
2、监督
在初始的三年认证周期中,对特定组织实施监督审核的时间,应与初次认证审核(第 1阶段+第 2 阶段)的时间成比例,即每年实施监督审核的总时间约为初次认证审核时间的 1/3。在策划每次监督审核时,应可获得获证组织与认证有关的更新信息。
3、再认证
再认证审核时间根据更新的获证组织信息计算,通常再认证审核时间约为该组织初次认证审核(第 1 阶段+第 2 阶段)所需时间的 2/3。如果再认证按照初次认证审核要求实施时,再认证审核时间不是简单按初次认证审核时间的 2/3 计算。审核时间应考虑管理体系绩效的评价结果。
4、多场所审核的时间
在确定多场所审核的时间时,应按照表 EMS1 确定每个场所的基准审核时间。但是,当某些管理体系过程不适用于某个场所,而是属于对其进行控制的场所的主要职责时,可以考虑减少该场所的审核时间。多场所审核的要求详见机构《多场所认证实施规定》。
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时间的确定
(一)审核时间计算
表 SMS1——有效员工人数、风险级别与审核时间的关系(仅适用于初次审核)
组织有效人数 |
审核时间 |
组织有效人数 |
审核时间 |
||||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
(天) |
(天) |
||||||
高 |
中 |
低 |
高 |
中 |
低 |
||
1-6 |
3 |
2.5 |
2.5 |
626-875 |
17 |
13 |
10 |
6-10 |
3.5 |
3 |
3 |
876-1175 |
19 |
15 |
11 |
11-15 |
4.5 |
3.5 |
3 |
1176-1550 |
20 |
16 |
12 |
16-25 |
5.5 |
4.5 |
3.5 |
1551-2025 |
21 |
17 |
12 |
26-45 |
7 |
5.5 |
4 |
2026-2675 |
23 |
18 |
13 |
46-65 |
8 |
6 |
4.5 |
2676-3450 |
25 |
19 |
14 |
66-85 |
9 |
7 |
5 |
3451-4350 |
27 |
20 |
15 |
86-125 |
11 |
8 |
5.5 |
4351-5450 |
28 |
21 |
16 |
126-175 |
12 |
9 |
6 |
5451-6800 |
30 |
23 |
17 |
176-275 |
13 |
10 |
7 |
6801-8500 |
32 |
25 |
19 |
276-425 |
15 |
11 |
8 |
8501-10700 |
34 |
27 |
20 |
426-625 |
16 |
12 |
9 |
>10700 |
遵循上述递进规律 |
注1:审核时间按高、中和低三种风险级别分别显示。
注2:表 2 中的人数宜视为连续变化的,而不是阶梯式变化的。
注3:机构规定人数超过 10700 人时的审核时间。该审核时间宜遵循表 SMS 1 中的递进规律,与该表保持一致。
1、初次审核时间(第 1 阶段+第 2 阶段)
初次审核(第 1 阶段+第 2 阶段)时间的计算方法以表 SMS1 为基础。表 SMS1 除了基
于组织的有效人数,还基于组织的风险级别程度,并且没有规定最低或最高人日数,本机构
将根据申请组织风险级别和复杂程度适当增减审核时间。
2、监督
在初始的三年认证周期中,对特定组织实施监督审核的时间,应与初次认证审核(第 1
阶段+第 2 阶段)的时间成比例,即每年实施监督审核的总时间约为初次认证审核时间的 1/3。
在策划每次监督审核时,应可获得获证组织与认证有关的更新信息。
3、再认证
再认证审核时间根据更新的获证组织信息计算,通常再认证审核时间约为该组织初次认
证审核(第 1 阶段+第 2 阶段)所需时间的 2/3。如果再认证按照初次认证审核要求实施时,再认证审核时间不是简单按初次认证审核时间的 2/3 计算。审核时间应考虑管理体系绩效的评价结果。
4、多场所审核的时间
在确定多场所审核的时间时,应按照表 SMS1 确定每个场所的基准审核时间。但是,当某些管理体系过程不适用于某个场所,而是属于对其进行控制的场所的主要职责时,可以考
虑减少该场所的审核时间。多场所审核的要求详见机构《多场所认证实施规定》。
五、收费方式
1、初审合同确定的三项费用,在合同生效后 20 天内,向本机构支付 80%,正式审核前一天付清所有费用。
2、监督审核费和年金;在现场审核 10 日之前支付给本机构(具体金额见本机构收费通知)。
3、再认证费用:在现场审核 10 日之前支付给本机构(具体金额见本机构收费知)。
4、审核人员的差旅、食宿费按实际支出由申请组织承担。
5、由于申请组织的原因而需要增加审核时间时,费用由申请组织承担。
六、声明
上述收费是本机构的财务来源,无正当理由,不应全部或部分免收上述费用(公益性认证除外),本机构也拒收任何馈赠或赞助,否则将严重损害认证公正性,违反认可要求。
上一文章:GK-02组织和审核方的权力和义务
![]() |
是华余国际检验的标志 | ![]() |
是华余国际认证的标志 |
华余国际标准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电话:010-84828979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院2号楼11层1102 备案号:京ICP备16014636号 |